最近2018中文字幕免费看手机,亚洲熟妇av一区,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,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,在线观看视频播放

唐代長安為什么要修雙向36車道寬的朱雀大街?
朱雀大街能修建得如此寬闊,主要得益于長安的空曠。與我們印象中“寸土寸金”的首都不同,盡管當時長安城內(nèi)的居民多達上百萬,但這座城還是龐大、空曠得可怕。
https://oss.gjrwls.com/cmsFiles/2024/9/05/20240905093213-9ead84fa-d26c-4bc4-b2f0-0fbb5e55b236.png

唐代長安為什么要修雙向36車道寬的朱雀大街?

韓靖宇      2024-09-06     

原載于國家人文歷史微信公眾號(ID:gjrwls),未經(jīng)授權(quán)請勿轉(zhuǎn)載

西安古稱長安,自漢晉到隋唐,歷代均以此為首都,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跡。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,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小雁塔西北角工地開展考古工作,發(fā)現(xiàn)了隋唐長安城朱雀大街五橋并列等遺址,這是目前經(jīng)考古發(fā)掘出土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五橋并列遺址。通過對遺址進行勘探,專家推算朱雀大街的實際寬度約為127米,相當于現(xiàn)代的雙向36車道,如此之寬,甚至可以作為機場的跑道。

回顧歷史,唐長安城為什么要修建這么寬的路?唐人又是如何利用這條道路的?

從“大興”到“長安”

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后,最初定都在西漢的長安城,當時的漢長安城歷經(jīng)數(shù)百年戰(zhàn)亂,近乎變成了廢墟,而且水資源污染嚴重,居住條件十分惡劣。于是,隋文帝楊堅命宰相高颎為營新都大監(jiān),建筑大師宇文愷為副監(jiān),另立新都。自開皇二年(582)開始,在宇文愷的實際主持下,僅僅9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建成了宮城和皇城,因楊堅早年曾被封為大興郡公,于是便以“大興”命名此城。

唐朝建立以后,繼續(xù)定都于此,并恢復(fù)了“長安”之名。唐人對于長安城的營造主要在于修繕與擴建。例如,高祖李淵為獎酬秦王李世民平定天下之功,新建了一座弘義宮供其居??;高宗李治于龍朔年間(661—663)興建大明宮;玄宗李隆基在開元二年(714)把自己做藩王時期的隆慶坊府邸擴建成為興慶宮,在唐代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興慶殿、南薰殿、大同殿、勤政務(wù)本之樓、花萼相輝之樓和沉香亭都是其中的建筑物。玄宗還在長安東城墻內(nèi)增筑了一道夾城,使得皇家可以從興慶宮直接與大明宮、曲江池相通。開元、天寶時代,這里是大唐帝國的政治中心所在,也是玄宗與楊玉環(huán)長期居住的地方。至此,我們后世熟悉的長安城才算是真正營造完成。

唐長安城由外郭城、皇城和宮城、禁苑、坊市組成,面積達87.27平方公里,是漢長安城的2.54倍,明清北京城的1.45倍,也是同時期的拜占庭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的7.29倍,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城的2.87倍,更是羅馬城的6.39倍。城內(nèi)人口最多時超過了100萬,甚至可能有約200萬人。唐長安城不僅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,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宏偉壯觀的都城,被譽為中國古代城市的巔峰之作,成為中華文明黃金期的象征。

中軸之街

朱雀大街又稱朱省街,亦曰天街。根據(jù)宋代呂大防繪制的長安圖,朱雀大街是縱貫?zāi)媳钡囊粭l標準的中軸線,它銜接皇城朱雀門與外郭的明德門,北與承天門大街相通??脊虐l(fā)掘結(jié)果顯示,朱雀大街南北長為8651.7米,東西約寬127米,與歷史文獻的記載大致相近,其路幅為長安城內(nèi)各街路之最。以朱雀大街為界,長安城被分為東西對稱的兩部分,街東歸萬年縣管轄,街西歸長安縣管轄,這或許也是唐長安城被繼續(xù)稱為長安的原因之一。

從考古發(fā)掘來看,朱雀大街的路面構(gòu)造中部略高,兩側(cè)較低,略呈弧形,以便于及時排除積水。古時并沒有今天的硬化道路,全部是黃土路面,即使是作為首都主干道的朱雀大街也是遇風(fēng)則塵土飛揚,逢雨則泥濘不堪。于是,為了避免塵土飛揚和道路泥濘,唐朝政府就在一些通衢大街路面之上鋪撒細沙甬道,稱為沙堤。鋪路所需的細沙是由官牛、官車從東郊浐河中載運而來,白居易《官牛》一詩就記載了此事:

“官牛官牛駕官車,浐水岸邊船載沙。一石沙,幾斤重,朝載暮載將何用?載向五門官道西,綠槐陰下鋪沙堤。”

為方便排水,朱雀大街的兩旁設(shè)有排水渠,因此,為方便通行,每個交叉路口處都建有小橋,這次發(fā)現(xiàn)的五橋并列遺址就是其中一處。而為了遮陰和美化環(huán)境,排水渠兩邊還栽種了榆樹、杜松和槐樹。每當夏日,朱雀大街兩旁高大的國槐便會茂盛生長以擋烈日,讓人從它下面走的時候感受到一種透心的涼爽,故朱雀大街又有“槐街”的民間稱呼。開元二十八年(740),玄宗又下令增種果樹,使長安居民還能享受到吃水果的樂趣。

朱雀大街能修建得如此寬闊,主要得益于長安的空曠。與我們印象中“寸土寸金”的首都不同,盡管當時長安城內(nèi)的居民多達上百萬,但這座城還是龐大、空曠得可怕?!杜f唐書》記載:

“都內(nèi),南北十四街,東西十一街,街分一百八坊。坊之廣長,皆三百余步。皇城之南大街曰朱雀之街,東五十四坊,萬年縣領(lǐng)之;街西五十四坊,長安縣領(lǐng)之。京兆尹總其事。”

這些坊中,面積大的堪比一座縣城。如此闊綽的空間內(nèi)自然不可能都是住宅,其中遍布著果園、菜園和小塊的田地。很多的官家園子也在各坊內(nèi)。據(jù)《唐兩京城坊考》記載,昌樂坊有官方所屬的進貢梨花蜜的梨園,光宅坊有官方的葡萄園,而樂游原的升平坊甚至還有藥園。

除園林外,得益于“八水繞長安”的優(yōu)越條件,隋唐兩代充分利用東南高、西北低的地勢,開鑿了龍首渠、清明渠、永安渠、漕渠、黃渠等五條渠道,把城外之水引入城中,形成了眾多的人工湖泊,見于史書記載的便有53處。唐人把這些人工湖稱為“池”,在長安北邊,太極宮中有東、南、北三個“海池”。玄武門之變的時候,“上方泛舟海池,世民使尉遲敬德入宿衛(wèi)”,高祖李淵正在海池內(nèi)泛舟游玩,足以證明這三個人工湖泊規(guī)模不小。

由此可見,雄偉壯闊的長安城有足夠的空間修建寬闊的朱雀大街。在中國古代,都城布局都具有深刻的政治含義,作為統(tǒng)治者傳遞自身權(quán)力的政治路徑,大道具有天然的階級性質(zhì)和政治色彩,朱雀大街就是這一影響下的產(chǎn)物。

以中為尊

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,始終存在著執(zhí)中守正、“以中為尊”的哲學(xué)意識,“中”字形平面布局對中國古代都城與建筑以軸線對稱的城市格局產(chǎn)生深刻影響。這是因為,中軸線式布局是宇宙觀和秩序觀的體現(xiàn),最能使朝覲者和國內(nèi)民眾直觀感受到都城空間意向與排布,成為統(tǒng)治者政治正統(tǒng)性塑造的關(guān)鍵一環(huán)。

一位名叫伊本·瓦哈卜的阿拉伯商人描述長安城道:

“這座城市很大,人口眾多,一條寬闊的長街把全城分成了兩半,皇帝、宰相、禁軍、最高判官、宮廷宦官,以及皇家總管、奴婢都住在這條大街右邊的東區(qū)。在這里,既沒有任何百姓同他們雜居,也沒有任何市場。在這個區(qū)域,沿街開鑿了小河,淌著潺潺流水,路旁蔥蘢的樹木整然有序,一幢幢邸宅鱗次櫛比。”

“在大街左邊的西區(qū),住著庶民和商人,這里有貨棧和商店。每當清晨,人們可以看見皇帝的總管和奴婢、宮廷的仆役、將軍的仆役,以及其他當差的人,或騎馬或步行,魚貫似的來到這個既有市場又有商店的街區(qū),采購主人需要的東西,(事情辦完后),他們立即返回,不到翌日清早,他們就不再來這個街區(qū)了。” 

這位阿拉伯商人的記載相當準確,勛貴們的確大多居住在朱雀大街以東,與街西的庶民、商人涇渭分明。作為劃分城內(nèi)居民身份的分界線,朱雀大街自然也不是普通人能隨意使用的。實際上,朱雀大街主要供皇帝出行或皇家儀式使用,又稱御街,在文人墨客的筆下也稱天街。唐朝統(tǒng)治者將朱雀大街這條城市中軸線作為開展禮儀活動的空間場所,通過舉辦特定儀式來宣揚皇權(quán)至上、受命于天、眾望所歸的統(tǒng)治思想。

“秉天而治”是古代君主統(tǒng)治權(quán)力合法性的來源,即依據(jù)天意來統(tǒng)治民眾,因此,祭天成為君主和上天溝通的最重要儀式。唐朝將祭天場所圜丘設(shè)置在長安正南門外,經(jīng)由朱雀大街舉行祭天儀式,通過與天交流來體現(xiàn)長安城“宇宙之都”的屬性。除順宗、哀宗外,唐朝其余18位皇帝均經(jīng)過朱雀大街親自去圜丘舉行祭天儀式。每逢皇帝登基,或冬至、正月上辛與孟夏之時,全城居民都要沐浴齋戒,皇帝親率百官從遠在長安城北的宮殿經(jīng)朱雀大街一路南行,出明德門前往圜丘祭天。開成六年(841)正月初八,即位不久的唐武宗祭天時,“諸衛(wèi)及左右軍廿萬眾相隨”,20萬人的軍隊和隨從浩浩蕩蕩沿著朱雀大街往南行進,場景異常壯觀。

朱雀大街的重要政治意義,使其成為皇權(quán)獲取的政治符號存在于宮廷政變中。唐朝的政治斗爭和重大事件往往以朱雀大街為事發(fā)地,正所謂“爭鋒于朱雀之街,問鼎于大明之宮”。朱雀大街與大明宮一樣,成為爭奪唐王朝政權(quán)的象征。在代宗時,長安落入吐蕃之手,唐將王甫募集城中精壯之士,“齊擊街鼓于朱雀街,蕃軍震懾,狼狽奔潰”,使郭子儀得以順利收復(fù)長安。朱雀大街寬闊的街道不只服務(wù)于皇帝出行,在戰(zhàn)時還方便了軍隊行軍作戰(zhàn)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規(guī)避來自道路兩邊的箭矢,由此成為諸多動亂的主要舞臺,從相反的角度成為唐朝皇帝宣揚政治力量和強化政權(quán)合法性的工具。

參考文獻:

1.(后晉)劉昫:《舊唐書》,中華書局,1975年

2. [美]查爾斯·本著,姚文靜譯:《中國的黃金時代:唐朝的日常生活》,經(jīng)濟科學(xué)出版社,2012年

3. 師永濤:《唐人時代:一部富有煙火氣息的唐代生活史》,中央編譯出版社,2019年

4. 李政:《探索大道起源和歷史以及中國城市“大道熱”成因》,《中外建筑》2020年第4期

5. 梁晉:《唐長安城和日平城京中軸線形制、功能和影響力探究》,東北師范大學(xué)碩士學(xué)位論文,2022年

6. 李潔,張哲浩:《陜西發(fā)布2022年六大考古新發(fā)現(xiàn)》,《光明日報》2023年3月1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