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2018中文字幕免费看手机,亚洲熟妇av一区,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,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,在线观看视频播放

公主、郡主、縣主、鄉(xiāng)主:古代女子這些頭銜是什么意思?
“郡主”“縣主”這些封號有個共同特點,就是與行政區(qū)劃密切相關。
https://oss.gjrwls.com/cmsFiles/2025/1/15/20250115024636-bbeb9e12-4bd7-48ff-93da-deb8ece22b8d.png

公主、郡主、縣主、鄉(xiāng)主:古代女子這些頭銜是什么意思?

夢緣      2025-01-15     

原載于國家人文歷史微信公眾號(ID:gjrwls),未經(jīng)授權請勿轉(zhuǎn)載。

最近,“縣主”這個稱謂又火了一把,這都得“歸功”于熱播劇《國色芳華》中的縣主角色。劇中的這位吉安縣主,身份尊貴,吃穿用度都很是奢華。在劇中,這位縣主還以權壓人、傲慢跋扈,她的一系列行為,讓不少彈幕都說:縣主憑什么這么橫?也有不少人質(zhì)疑電視劇是不是夸大了縣主的地位?要回答這個問題,首先我們得知道縣主是什么。

有的人可能開玩笑,縣主難道是知縣的女兒?其實,縣主也不是第一次出現(xiàn)在古裝劇中了?!吨裰瘛防铮」珷旪R衡就娶了嘉成縣主。嘉成縣主在劇中是邕王的女兒。小公爺齊衡雖與盛家庶女盛明蘭情投意合,但在母親的阻撓下,齊衡只能迎娶嘉成縣主,這樁婚事在劇中引發(fā)了不少波瀾。另一部古裝劇《錦心似玉》中也出現(xiàn)了一位縣主——丹陽縣主。男主角徐令宜的身份是“永平侯”,他的五弟徐令寬迎娶的夫人丹陽就是一位縣主。

嘉成縣主。來源/影視劇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》 

來源/影視劇《錦心似玉》丹陽縣主

這些電視劇中體現(xiàn)的縣主身份基本準確——通常是王爺?shù)呐畠骸?/p>

嗯?等會兒,如果“縣主”是王爺?shù)呐畠海?ldquo;郡主”呢?公主呢?

古代,到底什么樣的女子可以獲得這些封號?這些封號有實際權力嗎?

“郡主”“縣主”是什么身份?

先來說公主。公主是皇女、王女、宗女的一種普遍稱謂。

皇帝兒子稱為皇子,皇帝的女兒被稱為公主。為什么不叫“皇女”,而叫“公主”呢?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天子把女兒嫁給諸侯時,不去親自主持婚禮,而是讓同為姬姓公爵級別的諸侯主婚,這才有了“公主”一詞。

漢朝開始,皇帝的嫡長女或皇帝的姐妹被稱為“長公主”,“長”這個字也顯示了尊敬的意思。漢武帝皇后陳阿嬌的母親——館陶公主,就是西漢的第一位長公主。

 館陶公主。來源/影視劇《美人心計》

再來看郡主。南朝劉宋時期,皇帝的女兒被稱為“郡公主”,后來演化為郡主,冊封對象也隨之發(fā)生變化。簡單來說,唐宋以后,皇太子的女兒被冊封為郡主;明清時期,親王(皇帝的兒子或者兄弟)的女兒被冊封為郡主。

接著是縣主。東漢時公主以縣名為封號,被稱為“縣公主”。后來,縣公主逐漸演化成“縣主”,冊封對象也變了。隋唐時期,親王的女兒被封為縣主。宋代開始,郡王(皇帝宗室里的男子或部分大臣)的女兒、親王的女兒都可以被封為縣主。

 唐朝文安縣主墓志。來源/故宮博物院

明朝,郡王的女兒被封為縣主。清朝,郡王、世子的女兒被封為縣主。

“后漢皇女皆封縣公主,儀服同列侯;尊崇者加號為長公主,乘赤屬車馬,與諸侯同。兩漢皆列侯尚主。自魏、晉己來,尚主皆拜駙馬都尉。晉、宋己來,皇女皆對郡公主,王女皆封縣主。”

——《唐六典·尚書吏部》

“今制:親王女曰郡主,郡王女曰縣主。”

——明·胡侍《真珠船 公主翁主》

古代還有“鄉(xiāng)主”這一封號。漢代各地同姓諸侯王的女兒封為鄉(xiāng)亭公主,儀服同鄉(xiāng)亭侯。后來,演變?yōu)楣Τ嫉呐畠阂部杀环鉃猷l(xiāng)主。曹魏時期,有一位德陽鄉(xiāng)主,她是曹操的義女。她原本姓秦,因為她的父親秦邵為曹操立下戰(zhàn)功,曹操感念秦邵的功勞,收養(yǎng)了秦氏兄妹,她也被封為了“德陽鄉(xiāng)主”。

郡主管郡?縣主管縣嗎?

“郡主”“縣主”這些封號有個共同特點,就是與行政區(qū)劃密切相關。哪怕是“鄉(xiāng)亭”,也與行政機構(gòu)有密切關系。漢代,鄉(xiāng)亭隸屬于縣,是在全國諸縣所設的地方行政機構(gòu),漢高祖劉邦就做過鄉(xiāng)亭長。那么,獲得封號的這些女子和行政區(qū)劃有什么關系呢?她們真的有權力管理民眾嗎?

劉邦做過泗水亭亭長。來源/影視劇《楚漢傳奇》

當然不可以。

被冊封的女性并沒有實際的管理權限。所以,縣主不管縣,郡主和管理郡也沒有什么關系。

那封號只是擺設嗎?其實不然。

這些女性平時的交通工具、服飾等都與封號關系甚密。不僅如此,受冊封以后,女子會有一些實際的經(jīng)濟利益。

大唐金鄉(xiāng)縣主的金筐寶鈿纏枝卷蓮紋蝴蝶形金飾。來源/西安博物院

漢代,公主雖不能插手地方的行政管理,但這些擁有封號的女子卻享有食邑。所謂食邑,是國家給予王和諸侯的土地或戶數(shù),租入供其使用。漢朝初年,公主與列侯一樣,都有食邑。不少公主的封號和其食邑的地點有關,以館陶公主為例,她的食邑所在地就在館陶,該地位于現(xiàn)今的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,她的一生可謂享盡榮華富貴。

隨著時代發(fā)展,分封制在范圍與程度上逐漸減輕。但作為封建國家權力分配的重要制度,分封制的影子卻一直伴隨整個古代王朝。唐代有封號的皇族女子也有食邑,《新唐書》記載,唐朝皇后、諸王、公主的食邑,都有課戶。

越往后,宗室女性的封號與郡、縣這些行政區(qū)劃關系越疏離。不過,封號依然為她們帶來一定的經(jīng)濟收入。以明代為例,皇姑為大長公主,皇姊妹為長公主,皇女為公主,這些女子都被授予金冊,歲祿2000石。親王女兒被稱郡主,歲祿800石;郡王女兒被稱縣主,也都有歲祿。所以,一旦被冊封,她們在經(jīng)濟上是很有保障的。

 底圖來源/影視劇《國色芳華》

封號該如何命名?

宗室女性的封號都有哪些命名方式呢?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些縣主的名稱:姑臧縣主、東光縣主、襄城縣主……看了這些,你會想到什么?

沒錯,是地名。

 底圖來源/影視劇《國色芳華》

縣主不僅用了行政區(qū)劃的通名“縣”,在特指名稱中,也很喜歡用一些地名。據(jù)考古學家夏鼐考證,以上這些縣名在當時也是存在的。上面提到的姑臧縣、東光縣、襄城縣等縣名,在今天也能找到對應的地點,姑臧縣在今天的甘肅武威市,而東光縣、襄城縣分別隸屬于河北滄州市,河南許昌市。

公主封號也有很多以地名命名,剛剛說的館陶公主就是一個例子,此外,還有平陽、宣陽、東陽等。不僅如此,公主還有以國名命名的,例如鄣國、代國、霍國等等。

皇帝在冊封公主時還喜歡用一些美名,例如,永福長公主、永淳長公主、常安公主、思柔公主及光宗女懷淑公主等。我們熟悉的唐代太平公主,也算以美名命名;再如宋仁宗的長女??倒?,“福康”二字也顯示了宋仁宗對這位公主的寵愛。

 影視作品中的福康公主。來源/影視劇《清平樂》

縣主的封號也有一些以美名命名。例如,唐代的懷德縣主,在《大唐故懷德縣主墓志銘并序》云:

“縣主風節(jié)松舉,容止苕華。朝日虹梁,春蕖翠沼。文而不麗,笑比行云之姿;質(zhì)而不野,忿方回雪之狀……有德可尚,遂封懷德主焉。”

有人會問,起封號好像挺麻煩。那么,這些公主的封號會重復嗎?歷史上,重名的情況很多見。例如平陽公主,西漢平陽公主是大將軍衛(wèi)青的夫人,她一開始的食邑是陽信縣,故稱陽信公主,后來因嫁于開國功臣曹參的曾孫平陽侯曹壽,所以改稱平陽公主。曹壽去世后,平陽公主再嫁大司馬衛(wèi)青。唐代也有一位平陽公主,是唐高祖李淵的三女兒。唐高祖起兵時,她曾聚攏關中豪杰,發(fā)動司竹起兵、建功立業(yè),帶領娘子軍與其他部隊一起攻破長安城。此外,漢元帝的女兒、晉武帝的女兒也有稱平陽公主的。

影視作品中的平陽公主。來源/影視劇《衛(wèi)子夫》

不過,一個朝代的公主同名卻不多見。明代時,英宗的第二個女兒和世宗的第四個女兒都名為嘉善公主。此事還曾被明朝大臣沈德符吐槽,才相距幾朝,“何以漫不稽考?”

“后漢帝女皆封縣公主,或別為美名。此疑縣主之始也,其諸王女,自為公主,其父得自主婚故也。隋、唐以來,雖諸王之女亦封郡縣,但曰某郡縣主也”。

——《事物紀原》

雖然這些有封號的女子地位很尊貴,但她們的地位極易受到時局變動的影響。一旦皇帝地位發(fā)生變動,這些皇族女子的榮耀也隨之灰飛煙滅。例如明惠帝的女兒。明成祖攻破南京時,她才三歲,因為太過年幼,她還沒有來得及獲得任何冊封。事變之后,她只能被關入專門關押王爺和皇族子弟的鳳陽高墻,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。再如,明朝景泰年間,英宗朱祁鎮(zhèn)發(fā)動政變,將病重的景帝廢為郕王,她的女兒固安公主也被降為郡主,直到終年。

總體而言,“郡主”“縣主”這類宗室女子的冊封與其他爵位的冊封大體一樣。不過,即便這些女子有了封號,她們?nèi)匀辉跉v史中沒有“名字”。

她們與那時的所有女子一樣,都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。

 來源/影視劇《大明宮詞》

參考資料:

1、孫華:《唐代宗室女研究》,《陜西師范大學》2017年碩士畢業(yè)論文。

2、彭勇,潘岳著:《明代宮廷女性史》,故宮出版社,2015年3、鐘一鳴 :《漢代公主之食邑及其他》,《城市學刊》,1988年。